科學家賣樓瞓街救海洋 / Scientists sell houses to save the ocean

image

科學家賣樓瞓街救海洋 二○一○年,英國石油公司(BP)在美國墨西哥灣泄漏五百萬桶原油,釀成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為揭開 油污真相,法國工程師Cesar Harada不甘受公營機構科研掣肘,離開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頂級科研環境,隻身在異 鄉做研究。他押上全副身家,房子也賣掉,不惜在倫敦「瞓街」、到公共圖書館做研究,最終成功發明無人駕駛帆船, 用來搜集海洋污染數據,在清理油污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為何他甘願為科研去到盡?Cesar回答:「為了讓科研能 真正幫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生活。

大海是生命的泉源,孕育萬物,可惜人類一手把它 摧殘。 一○年,美國墨西哥灣發生原油泄漏事件,引起國 際高度關注,當時Cesar獲麻省理工大學聘請,專門研 究清理海水油污科技。每逢周末他都從麻省飛到受原油 泄漏嚴重影響的新奧爾良海岸,找當地的漁民帶他出海 視察、收集數據作研究,卻讓他發現令人心灰意冷的 事實。「BP為求快捷便宜,把兩百萬桶化學分散劑倒落 海,令海面上的油污下沉,但只是眼不見為乾淨。油污 不止繼續嚴重影響海底生態,那極度酸性的分散劑是毒 上加毒,我試過不小心碰到油污,手臂的皮膚立即被分 散劑腐蝕。」 其後美國政府立法禁止非BP員工接近受漏油影響

的範圍,Cesar便利用氫氣球於油污上空拍攝情況,發 現石油公司處理過程疑點重重,「他們本應清走沙灘上 受污染的沙泥,卻只用新沙掩蓋了事;他們本應收集動 物屍體做統計,卻只一車車把它們當垃圾運走銷毀。」 憶起如此不公的事情,原本斯文親切的Cesar也不禁橫 眉怒目,「當地環境、居民生計和健康,無一不大受打 擊,BP不對症下藥,更火上加油,請問公義在哪?」 怒轟BP泄油事故 當時受聘於BP的人全部要簽署保密協議,縱使 Cesar很想加入油污清理團隊,揭開污染真相,但他相 信最終會被滅聲。他更醒覺,在麻省理工的研究會被團 隊申請專利保護,淪為賺錢工具,科技未能幫助真正有 需要的人,於是他辭退大學工作,走上獨立研究的路。 他觀察到大自然有很多「免費能源」,值得好好利 用,「BP聘用了七百艘漁船,每艘船有三個水手,三個 月不斷來回受污海域,卻只清理了百分之三的油污。其 間漁船燃燒更多原油,進一步污染海洋,非常諷刺!」 他決心研發一艘無人駕駛船,用來搜集海洋污染數據, 清理油污。 公開設計圖集思廣益 帆船是中國航海家鄭和航盡西洋的工具,Cesar找 了一艘迷你帆船,船尾加裝長形重量模擬清理油污器 具。試航後他發現船尾的負重改變了船的重心,令機動 性顯著下降。他遂進行多番試驗,把船舵由船尾改放船 頭位置、加裝多重船舵,最後靈機一觸,「船身可成為 一個船舵,就如一條魚隨着想去的方向而變形。」他把 概念命名為「Protei」,並放上美國網站Kickstarter進行公 眾集資,短短三個月便籌得三萬三千美元作研究經費, 更吸引十位工程師答應以義務形式加入他的團隊。 其後Cesar與工程師團隊到鹿特丹的工廠閉門造 船,通過流動力學大大提升帆船的穩定性及能源效益, 他們設計的Protei原型在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不過, Cesar並沒有為設計申請專利保護,借機賺錢,他申請 了「開源許可證」,把設計圖放上網公諸於世。「任何科 學家都可以拿我的概念再改良研究,但他們不可為研究 成果申請專利,必須回饋社會。集合全球科學家的頭 腦,才能讓科技發展得更快更好,真正造福世界。」 港是研究「Dream Home」 他更獲邀參加培育計畫「Unreasonable at Sea」,環 遊世界體驗各地海洋問題,「我們看到墨西哥紅潮、日 本輻射、印度河等海洋污染,有朝一日我們的無人駕駛 帆船能解決這些問題。」這個計畫更把Cesar帶到香港, 他發現香港才是公司發展的「Dream Home」,「香港有 資金、人才,到處都有水源,深圳的電子零件市場亦近 在咫尺,哪有比香港更適合研究海洋機械的地方?」在 香港投資推廣署的協助下,一年半前Cesar把公司總部 遷到香港,讓他能與亞洲環境問題「埋身肉搏」,「亞洲 面對嚴峻的污染問題,日本福島的輻射泄漏雖是肉眼看 不見,但我告訴你,那裏很危險。」 Protei的研究取得空前成功,但過程並不是一帆風 順。「曾有投資者承諾注資一萬美元,卻突然臨時退出, 令我們大失預算。當時我要養住一班工程師,唯有賣掉 房子,瞓街半年。」每天睡帳篷、到公眾浴室洗澡、到 公共圖書館工作,他一概輕描淡寫地帶過。也許對他來 說,為了夢想這些犧牲根本算不得甚麼。

==

Cesar在網上公開所有研究設計圖,歡迎所有科 學家將其概念再改良研究,回饋社會。